過去我國產業發展模式偏向代工,而高階關鍵技術掌握於先進國家,代工模式已不足帶領我國抗衡國際產業之發展,加上全球經濟低迷,我國產業逐漸外移,失業率逐年攀升,優秀之人才被外國企業延攬;再加上近年來我國致力發展生產力 4.0,企盼引領產業升級之際,更凸顯高階關鍵技術的掌握與高階機資電整合人才培育之重要性。
發展智慧製造技術
建構在中心過去所設定的研究領域「綠色智能化製造技術」之基石上,整合由單機、整線到整廠達到可單機智慧化、製程技術收集以及與雲端資料庫連結之目的,其亦呼應生產力 4.0 精神與本國發展智慧機械之目的。
未來研究方向將定位於「智慧製造技術」,並啟用大量的「機械學習」,使機器具有自動學習與預測能力,從巨量資料中識別出規律性、做出預測,應用於智慧製造領域時,可協助產業數據分析模型的建立,最後透過本中心建置的智慧機械實驗場域驗作為研發技術之驗證載具,使其基礎研究、應用技術能真正獲得產品商品化。
圖、學術研究之總體目標
以培育人才為核心、橫向連結與創新創業
中心長年來深耕前瞻製造技術開發與培育在地人才,其豐碩成果已為經濟部認定之智慧機械人培及應用中心以及 3D 列印營運服務及培訓中心之一,專責培育業界所需之人才。亦結合國研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共同推動產學合作研究與研究資源共享,建構跨校跨設備之電腦整合智慧製造系統。未來將以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為研發平台,藉由本中心之工具機機聯網平台技術,共同打造工業 4.0 智慧製造人才培育之實驗場域,推動台灣邁向高階智慧製造,提升智慧機械產業設備之國際競爭力。
另中心亦致力培育國家生產力 4.0 所極需之機資電整合人才,從本校為智慧製造跨校跨域教學策略聯盟之中心學校,並且開設相關大學部專業學程,到本中心開設的前瞻製造系統碩、博士學程,建置了完整的整機與機聯網軟硬體人才之培育網絡。中心以人才培育為核心,橫向連結新型態產學合作與創新創業的機制,促成充分提供高階人才出海口與填補產業跨域人才缺口的總體目標。
圖、以人才培育為核心,連結新型態產學合作與創新創業之目標
新型態產學合作
為改變過去以滿足需求基本需求的產學合作,轉變為因應未來產業升級所需的技術缺口,本中心先透過市場規模需求調查,針對產業創新研發所需之技術缺口,組成以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員為主力的研發協作團隊,建立在共享設施與人才的基礎上,發展以研發服務、設施服務、技術服務為主之營運模式,協助委託方發展解決方案或新應用。
此外,業者若有引進國外技術需求,也可藉由研發協作團隊做為技術橋接,並利用本中心建置的實驗場域進行成果驗證,最後再導入或轉化到業者的產品上,可減少業者研發成本與縮短產品導入時程,藉此也擴大 RSC 參與深度與廣度,由 RSC 引領產業化、國際化,帶動提升產業界創新能量。
育成新創團隊
強化各面向環境的營造與吸引力,育成新創團隊。校內培育之人才可透過本中心平台展現其研發成果,並獲得校方資源挹注,使其基礎研究、應用技術能真正獲得產品商品化,加速創新創業或加入國內傑出企業提升產業技術,也藉此誘因吸引優秀人才加入。